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能够在制造过程中进行智能活动,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智能制造可以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将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为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其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能够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这种系统通过互联网连接的设备监控生产过程,利用数据分析来提高制造绩效,实现自动化运营。
智能制造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也被称为“工业4.0”。在此之前,工业革命经历了蒸汽动力、流水线和自动化的阶段。而智能制造则是这些技术的融合,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连接的自动化系统,融合了物理、数字和生物世界。
智能制造的优点包括提高生产力和减少生产停机时间。通过数据分析,智能制造系统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效率降低的原因,并进行预防性维护。此外,智能制造还可以通过自动订购原材料和分配设备来优化生产流程。然而,智能制造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前期实施成本高和技术复杂等。尽管如此,从长期来看,智能制造可以降低总体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智能制造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快速增长。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报告,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将达到59.3万台,增长率达7%,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10亿美元。此外,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在2023年约为18247亿美元,其中工业软件、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细分产业规模均实现快速增长1。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2023年同比增长7.5%,达到4.3万亿元。
细分市场和重点产品
智能制造市场的重点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显著增长,2023年全球安装量预计达到59.3万台,市场规模达到210亿美元。数控机床市场同样表现出强劲的需求,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590亿美元。此外,3D打印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15亿元。
政策支持和行业趋势
国家政策对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中国政府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强调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智能制造的发展2。此外,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智能制造呈现出自动化、数字化、规模化、生态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预测
根据预测,全球智能制造市场预计将在2028年达到5,762亿美元,2021年到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12.7%。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的持续扩大,智能制造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智能制造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细分市场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和3D打印等也将继续扩大规模。
智能制造出海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技术优势。
市场潜力
全球智能制造市场预计将在2028年达到5,762亿美元,2021年到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12.7%。这表明智能制造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技术优势
中国制造企业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的竞争力是智能制造出海的重要技术优势。随着中国制造能力的全面升级,智能制造所释放的巨大技术红利,成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信心与后盾。
对当地法律和文化的不熟悉:中国企业出海的最大难点之一是对当地法律和文化的不熟悉。设厂、融资、并购等都需要熟知当地情况的金融机构提供大力支持,本地化团队的建设非常重要。
产业应用谨慎:尽管AI应用出海趋势高涨,但在产业应用方面仍需谨慎。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应用推广需要更多的本地化调整和适应性创新。
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品质为根本,以服务为生命。
使命:成为一个跨国跨界、共享共赢的全球供应链管理产业生态体系。
愿景:推动全球商业生态的变革,引领全球跨境自由贸易的发展。
价值:追求卓越,创造价值,持续发展,共享成功。